“情系七夕”残健共融社区贡案制作小组 |
发文单位:本站原创 作者:lantian 更新时间:2020/7/28 17:19:41 浏览次数:636
在回顾去年开展的社区融入服务的参与反馈与成效的基础上,分别在个体、群体及社区层面,聚焦了残疾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,搭建残疾人及其他社区居民的互动平台,有效增强了残疾人群体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,助力社区共融氛围的形成。借此,于2020年7月24日、25日、28日和8月25日蓝天关怀社工驻点上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组织社区残疾人及“银龄巧娘”俱乐部成员在中心残疾人康复室开展“情系七夕”残健共融社区贡案制作小组,小组运用社区照顾模式,以残疾人+社会组织的参与模式,搭建社区融合的互动平台,通过社会组织提供手工制作技术支持,协助残疾人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和价值,共同制作完成一台展现社区人文风貌的七夕贡案,从而增进社区居民对残疾人的同理,帮助残疾人实现社会康复,助力实现社区共融。截至7月28日小组开展了5节,招募6名“银龄巧娘”俱乐部成员和4名残疾人,服务人次达51人。 本次小组内容涉及: 我的 “农耕时代”、“男耕女织”美好追忆、“农民本色”衣服制作、“农民本色”农具制作、“五谷丰登”和社区七夕贡案展现。 社工首先通过2019年由“银龄巧娘”俱乐部、志愿者及残疾人共同制作展示社区祠堂文化元素的七夕贡案,再结合本年“农田”元素作贡案制作的延伸,从而引发组员回忆及分享农耕生活,帮助组员更好地抒发对社区情感的投射,促使组员间形成情感共鸣;再运用人偶模型、针线、碎布、豆子、竹篮子等工具作为媒介,由“银龄巧娘”俱乐部组员与残疾人组员组成一对一的教学组,分别就手工制作方案共同讨论、尝试制作到成品完成的整个互动合作过程,进一步加深组员投射情感,促使组员对农耕时代美好祝愿的寄托,达到心理康复目的。 由于七夕贡案一般分五个部分:一是茶酒斋饭,二是龙狮贺节,三是五谷丰登,四是鹊桥相会,五是拜祭香烛。故本小组将在8月25日七夕节晚,希望运用贡案祈福摆件部分制作和“拜七姐”传统仪式重现,邀请“银龄巧娘”团长为残疾人提供七夕文化导赏相应培训,辅助残疾人组员成为讲解员,以接待前往观看七夕贡案的来访人员,增强社会融入感,促进社区对残疾人群体的理解与认识,达到社会康复目的。
|
|